众所周知,F-35系列战斗机中,F-35B是具备短距起降和垂直起降能力的独特型号,主要用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和其他国家的海军航空兵,并且广泛部署在两栖攻击舰或航母上。然而安安查配资查询,意大利似乎总喜欢走别人不曾走的路。与常规部署不同,意大利空军也大胆购入了F-35B战斗机,并宣称,在海军需要时,空军的F-35B能够迅速部署到航母上,协助海军执行任务。
2025年7月1日,意大利空军在阿曼多拉空军基地重组了第101战斗机中队,为其配置了F-35B战斗机,并隶属于第32航空联队第13战斗机大队,成为意大利空军首个配备F-35B的作战单位。首批装备的两架F-35B战机是32-14号和32-18号。其中,32-14号战机是意大利空军接收的第一架F-35B,早在2020年2月22日就交付并承担了测试与训练任务,直到现在才正式加入战斗序列。
展开剩余80%这两架飞机的左侧进气口上都装饰着第101战斗机中队的传统徽章——一道闪电击中一条蛇,驾驶舱下方和垂尾侧面则绘有该中队在二战时期的徽标。当前,第101战斗机中队总共有五架战机,其中仅有两架F-35B,其他三架依旧是老旧的“狂风”战斗机。
第101中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1年3月成立的第101独立轰炸机大队,当时装备的是德国提供的Ju-87B“斯图卡”俯冲轰炸机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这支队伍多次参与重要战役,专责执行俯冲轰炸任务。战后,该中队转型为一支喷气式飞机中队,先后装备了F-84F“雷电”战斗机和意大利自主研发的菲亚特G.91Y战斗攻击机。进入1950年代,该中队的飞行员和飞机成为了意大利空军著名的“三色箭”飞行表演队的核心力量,正式的战斗使命中断,直到如今重新装备F-35B战斗机。
那么,意大利空军为什么选择了这种短距/垂直起降的战斗机呢?这与意大利空军与海军长期的资源争夺密切相关。自二战开始,意大利空军便凭借其在军方的地位,认为所有的飞行器应归空军管辖。特别是1926年,空军元帅伊塔洛·巴尔博担任航空部长后,他坚信海军仅需装备水上飞机,无需具备先进的固定翼战斗机。以此为基础,空军认为自己足以在地中海“澡盆”区域内为海军提供足够的空中支援。正因为他强烈的反对意见,意大利海军的天鹰级航母项目直到二战结束也未完成。
这种空军的“强势”在战后依旧持续。虽然海军最终获得了舰载直升机的使用权,空军却坚持认为,固定翼舰载机必须归空军管理。即便海军建造了“加里波第”号轻型航母,空军依然坚持航母上的所有战斗机由空军飞行员操作。这一局面让海军极为不满,最终“加里波第”号航母只能搭载直升机,甚至在没有固定翼战机时,海军将航母配置成一艘全副武装的巡洋舰,装备了各种火炮、反舰导弹、反潜鱼雷等武器,确保即使没有战斗机,依然具备强大的打击能力。
后来,意大利海军终于从国家层面获得了固定翼舰载机的使用权限,并开始为航母配置AV-8B“鹞”式战斗机。然而,到了新世纪,海军为提升战力,提出了采购F-35B的计划,旨在替换老旧的“鹞”战机。就在此时,空军又提出了要求,除了装备空军型的F-35A,还要装备F-35B,声称这样可以在紧急时刻,若海军的战斗机用尽,空军的F-35B战斗机也能替补上舰作战。
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计划,空军建议与海军共用一个F-35B战斗机基地。最初,海军计划的基地设在靠近传统军港塔兰托附近,那里是“加富尔”号航母和“的里雅斯特”号两栖攻击舰的母港。但最终,意大利国防部决定将F-35B的陆基基地设在距离军港较远的阿曼多拉空军基地,海军和空军在该基地共享后勤保障设施,这意味着,海军的F-35B战机将纳入空军的管理体系。
2021年11月,意大利空军的F-35B战斗机首次降落在“加富尔”号航母上,与来自海军的F-35B战机一同搭载,这一举动再次证明了空军对海军航母的“控制”。可以说,意大利空军装备F-35B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动机就是对海军进行某种程度的“打压”。
虽然F-35B战机在起降灵活性上具备优势,但空军是否真的需要为这种灵活性付出更高的成本?F-35B不仅价格昂贵,操作复杂,而且其最大航程和弹舱容量相对较小。对此,意大利前海军参谋长鲁吉·比奈利·曼泰利曾在意大利新闻报上发表公开信,详细列举了将F-35B战斗机交给空军管理的种种弊端。然而,这些批评依旧未能改变空军的决策,导致海军只能更加依赖自己手中的“意大利炮”来保卫国家安全,尽管它们缺乏空中支援。
发布于:天津市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