烈日炎炎下,青神县青竹街道花园社区爱邻街坊的一台 “爱心冰柜”,正为高温下的户外劳动者送去清凉。这处由政府、社区、企业携手打造的补给站,不仅是防暑降温的 “清凉驿站”,更丈量着城市文明的高度。
近期,烈日高悬,青神县青竹街道花园社区爱邻街坊的爱心冰柜前,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忙着补充物资。“户外工作者很喜欢我们这个冰柜,爱心商家捐赠的500支冰激凌,短短几天就被取空了。这不,今天我们又补了一批。”工作人员介绍道,这台贴有“免费自取冷饮补给”提示语的冰柜,已成为高温下一线户外劳动者的“防暑补给站”。
展开剩余66%最近,在连续多日的巡查中,花园社区的网格员留意到,外卖员、环卫工在纳凉休息时,常因没带够饮用水而面露难色。“有几位师傅建议说,要是有个能随时取水的地方就好了。”收到网格员的反映后,花园社区两委立即采取行动,联合辖区爱心商家和社区社会组织,发起“爱心冰柜”项目。
仅仅三天时间,社区采购的冰柜和爱心力量捐赠的20箱矿泉水、500支冰激凌等物资就悉数到位。在社区的倡导下,陆续有居民加入守护行列,自发捐钱捐物。“这两箱矿泉水本来是留着自己喝的,现在觉得捐出来更有价值。”居民刘阿姨说。
志愿者小宋在服务时观察到冰柜补货有时跟不上需求,便主动联系社区,担任起“爱心冰柜管家”,每天早晚两次检查存量。“我们每天都在社区里奔波,这些都是顺带就能做的事。”小宋说道。
如今,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协调统筹下,花园社区驿站的服务功能持续升级,可提供包括手机充电、防暑解暑等基础功能,以及法律咨询、技能培训等增值服务。满意度记录表上写满这样的留言:“冰西瓜又甜又解暑!简直太棒了!——环卫工老周”“明天我熬些酸梅汤来——药店老肖”。社区工作人员将这些反馈一一记录,纳入“需求清单”,同时积极联动更多社会爱心力量,持续拓展服务半径。
“爱心冰柜” 展现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率,更彰显了一座城市对劳动者的尊重与关怀。满意度记录表上的每一条留言、居民商户的每一次参与,都在为这台冰柜 “扩容”,让文明的温度传递给更多人。这不仅是夏日里的一抹清凉,更是城市文明最生动的注脚。
发布于:北京市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